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迅速发展壮大,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制造业蒸蒸日上的同时,很多问题也逐渐显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这种差距主要反映在劳动效率低下、产业结构不合理、科研能力弱,人才不足等方面。其中人的因素是关键,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的推进,企业对物质资本的争夺已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它决定于企业人力资本的选择、留用和激励。
当前多数企业面临人才外流的局面,如果企业留不住人才,那么企业的发展将受到很大制约。我国制造企业也不例外,它的发展依赖于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所起的作用。而激励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企业不仅要重视员工的物质激励,使其生活得到保障,还应更多的关注员工的精神激励,这才是员工追求的根本。有效激励能够带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本文通过探讨制造类企业员工激励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依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制造企业员工激励的措施。
一、制造企业员工激励中存在的问题
1.奖金分配不合理
大多数基层管理者认为奖金分配存在平均主义,而奖金没有与日常考核挂钩的主要是技术人员,大多数生产人员则认为奖金档次差距拉的太大,这些都说明公司内部奖金分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员工的需求,奖金在企业内部变相附加工资,一定程度上没有真正发挥出奖金的激励作用。
2.公司福利制度不够全面
制造企业针对员工福利方面,仅仅有三险一金,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险和住房公积金,低于现代社会中应有的福利体系。这样,使员工明显感到付出与回报不平衡,自然感到不满意,阻碍员工的工作动力,更谈不上激发员工的潜力了,大大削弱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3.公司员工工作分配欠佳
根据对制造企业的人员配置情况调查结果可知:在制造企业中存在员工工作分配不佳的现状。具体而言,公司在工作分配过程中没有充分考察员工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工作能力等等,而使企业岗位与人员不匹配,让部分员工感觉到工作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使之在压力与痛苦中去工作,这样抑制了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长远下去不利于企业发展。
4.工作丰富性不足
制造企业员工工作丰富性不足,员工在工作的具体做法和工作进程上不能自行决定,只能按照公司领导的要求去做,使员工在工作中没有成就感和责任感,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工人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5.教育培训不到位
造企业缺乏教育培训观念,且培训机会存在严重不公平现象。公司之所以忽视培训主要原因是企业认为培训会带来一定的成本,加大企业的负担。企业培训机会不透明,又使员工心里感觉严重的不公平,从而阻碍了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总之,从企业长远利益来看,加强教育培训是必然的。
6. 员工晋升不合理
制造企业在晋升制度上存在很大问题,大多数的员工则表示公司对于人员晋升都是内定好的,都不需员工参与,且公司在职位晋升中存在明显的不公平和不透明,虽然允许员工参加,但选举结果不当场公布,这样严重削弱了工作激励的作用。
二、员工激励模式基本框架
员工激励模式以员工的需求为基础,以实现员工与组织双赢的状态,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方法,结合激励的过程,构建员工激励模式基本框架如图所示:
三、制造企业员工激励措施
1.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绩效考核是企业员工能否公平工作的保障,是企业工资、奖金福利、员工晋升或离职的参考标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因此,制造企业首先应该重视绩效考核,建立和完善合理的绩效考核实施制度,一切按照规章制度执行,营造工作公平、公正的环境。
2.完善福利激励机制
符合制造企业实际情况的福利体系关系到企业内部员工队伍的稳定与发展,同样也是制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而又重要的工作内容。显而易见,公平、公正、合理有效、统一规范的福利激励机制可以帮助制造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进而发挥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加强员工优化配置
制造企业要加强员工的优化配置,不断更新选人用人观念,破旧创新,按照民主、公开、竞争的方式择优用人,加大竞争性的用人力度,公开竞聘上岗择优录取机制,这样能给员工创造一个公平、公开的竞争机会,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才流动渠道,让员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激励员工努力参加工作,积极进取,必须在竞争的环境中筛选优秀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4.完善企业培训机制
从制造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制造企业培训体制不完善,要实现培训激励必须全面建立培训体制。第一、调查员工培训需求。第二、制定培训计划。
5.加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是企业的一种行为,为了自身发展需要而根据员工的自身条件为其职业发展服务的援助计划。这样企业需要各级各类的人才,对不同的员工进行不同的职业计划。
员工激励是一个长久和持续的过程,在应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数据,为了能更好地把握激励方案的实施情况,需要将所有的激励行为数字化,做到数据可追述可量化,可视化。今天推荐一款企业文化落地工具-微认可,微认可以独创“五重积分体系”,将员工全方位的工作行为、工作结果以积分的方式进行量化,根据积分累计结果进行分层分类汇总排名、把员工的各种梦想、需求、期望和积分串联在一起,将员工弹性福利、年终调薪、评优评先与人才池建立等方面进行挂钩,形成新的长短效评价及分配机制,从而帮助企业即时表彰员工突出业绩、认可员工积极行为、支持企业文化落地、塑造无边界组织和发掘培养高潜员工。
联系电话
400-606-3769